勇当国有资产的“守护人”
——记浙商资产华南分公司副总经理林水华
“我其实没什么成功秘诀,就是踏踏实实干点事。”每次获得荣誉时,林水华总认为是机遇眷顾了自己,尤其是去了温州这个民营经济活跃的海滨城市,才让他有大施拳脚的机会。
从2014年进入这个行业,到如今管理着6个团队和近50亿的市场投放,一路打拼下来,林水华靠的是过硬的业务能力。
1983年出生的林水华,大学里学的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,一毕业就进入了资产评估公司工作,一干就是8年,林水华得到了历练,积累了大量的实战经验。
“资产评估师什么都要懂,会计、财务、经济、法律等领域的专业知识都得兼而有之。”就是凭借这个优势,林水华进入浙商资产工作后,特别得心应手,仅两年时间,他就成了温州团队负责人。
林水华的工作是处置不良资产。“这工作最核心的是眼光敏锐、思辨能力强,在众多资产包中,找到哪些不良资产可以快速、高效变现或出售,然后迅速处置,这样才能利益最大化。”
作为金融风险的化解者,林水华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挑战。他接触过一个项目,温州乐清“大哥大”级别的集团——长城电器因经营不善,在乐清的一处厂房被当地法院公开拍卖。这是个好资产居然无人敢“接”,因当地企业比较“抱团”,一拍1.2亿元流拍,而二拍起价要打8折,抑或更低。
“我们手里持有长城电器的债权,作为债权人,在这种情况之下,二拍一旦进行,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不可避免。那段时间,每到晚上,我经常是睡下不久就醒来,然后整夜失眠,真的压力山大。”为了最大限度地保住国有资产。经过一个月的寻访,林水华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位投资人,愿意以合适的价格买入。“中间不知谈判了多少轮,过程很艰难。所幸的是,当地政府也同意这个处理结果,这样就保住了这项国有资产不遭流失。”
说起福建的业务开发,林水华更是感慨万千:因为离开了舒适圈,一方面人生地不熟,另一方面市场风格不一,营商环境各异,处置手法别样。到福建会不会水土不服,业务能否顺利开展?一切都是未知数。
“首先是员工问题,很多同事都是温州本地人,或者已经在温州成家了,我不好意思开口让大家背井离乡。”最后,林水华只带了个别员工,就从温州杀过去了。
脚踏实地做事,撸起袖子加油干比什么都强。那阵子,林水华与同事白天拜访调研,晚上商讨对策,大家拼劲十足,开会到半夜是常事。这种拼劲,在林水华看来,就是担当,就是责任心。
经过多次头脑风暴,他们最后总结出努力的方向:瞄准一个小范围进行深入部署,先从泉州入手。
“泉州的晋江,在经济上就好比是金华的义乌,当时泉州近三分之一的gdp都是晋江贡献的,所以我们觉得它是有潜力的。”林水华说,“再者是开展生态圈的建设,在银行、法院、投资人等各个渠道寻找突破口,为开展业务创造良好环境。”
“福建泉州船舶”的破茧重生,让林水华为浙商资产在福建打下了一片天地。2019年福建泉州船舶宣告破产,2020年进入拍卖程序,一拍起拍价10亿元,毫无意外地流拍了,二拍继续流拍,“如果这样一直拍下去,后果不堪设想。”
不回避矛盾、不畏惧难题,为了化被动为主动,他们一边调研市场,一边想方设法寻找合适的投资方。林水华发现近年来虽然市场环境恶化、航运低迷,但船舶修理业务却有发展潜力。就此,一个大胆的方案在林水华脑中浮现——“三拍前,我们可以多找了一些专业公司,把收购的前景分析给他们听,如人家愿意用合适的价格接受最好,如实在不行我们就自己干。”没想到三拍时,时来运转,拍卖项目最终由一家专业船舶企业竞得,收购价在浙商资产的满意范畴之内。
由于林水华团队的不懈努力,使“福建泉州船舶”项目处置,由被动接受改变为主动化解,在提升项目处置价值、实现项目的战略价值的同时,更是为当地的整体不良率的压降、金融风险的缓释和社会信用的修复做出较大贡献,体现了浙商资产防范和化解区域风险的责任和担当。
“不经历风雨,怎能见彩虹,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。”唯其艰难,才更显勇毅,惟其笃行,才弥足珍贵。2020年,林水华所属的团队获得了两个突出贡献奖和一个重大创新奖。
2021年,林水华出任浙商资产华南分公司副总经理,他的工作重心也从单城市及邻省的业务经营,延伸至广东省(含深圳),广西省和海南省。从进入公司的业务层,到带领团队打入福建市场,再到如今成为华南分公司副总经理,林水华的业务团队考核利润历年都排列在公司的前列。
林水华认为,没有过硬的业务能力一切都是空谈。现在市场风向变了,华南分公司也顺势调整了业务方向,围绕浙商资产“不良 投行,产业 金融”方向发力。为此,业务团队里又增添了重组团队,并引入4位专业人员,专门处理重组业务。林水华和他的团队正全力打拼出一个更好的未来。